张兴艳,20年如一日坚持传统制陶工艺。走进长田镇陇塔村张兴艳工作室,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别致,造型各异,古朴古香的陶制品。正在揉泥拉胚的张兴艳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起制陶的过程。
我现在手里面揉的是高岭土,首先是在山上采的泥,采泥回来我把它揉得很细,把杂质淘出,选好土,把它做成一个胚,随心所欲地做出想要的造型,做好以后把它经过晾干,晾干后再给它上釉,完了再把它晾一下后,放在窑里烧,烧出来就出窑。
与制陶结缘,是在张兴艳很小的时候。那时候,看着祖辈制陶,她便充满了浓厚的兴趣。出于喜爱,机缘巧合下,她又在广东比较出名的制陶厂工作多年,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制陶经验和创新理念。
“我们贞丰制陶的历史,有好几百年。我个人制陶,有20多年了,在制陶的过程中,我创新思维,求新求变,随心所欲地做出不同的产品出来,尽量满足审美观。”长田镇陇塔村纳洋组张兴艳告诉记者。
在机械化、自动化、规模化制陶的今天,张兴艳始终坚持手工陶艺制作。虽然传统手工制陶的效率效益远不及规模化机械化制作,但在她看来,这是对传统手工技艺、匠人精神的传承。近年来,贞丰制陶行业呈现颓势,制陶带给张兴艳的经济收益并不算大,但是出于喜欢和热爱,她始终坚持着。
“做出来的产品有销到北京、上海、贵阳、山东等地的订单。我一直守着陶艺,舍不得丢弃。这个是一门工艺,也是一门艺术品,也是手艺,所以舍不得把它丢弃,还是希望把它传承下去。”长田镇陇塔村纳洋组张兴艳说。
当前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传统的制陶工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。为此,县非遗保护中心高度重视,多措并举开展挖掘传承工作,全面落实各项保护工作任务,申报更多的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,努力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。
“制陶是一门艺术,也是一门工艺,贞丰的古代制陶,作为一个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正在保护当中,制陶工业也是一门工匠精神,我们在保护和传承这工匠精神当中,不断地挖掘传承人,保护传承人,使这个项目能够延续的传承下去,为我们几百年的传统记忆,能够继续。”文广局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毛天松告诉记者。(许振盘)
编辑:娄昌萍 编审:黄松松 总编审:龙成高
|
关于我们|新闻投稿:zfdstxwb@163.com|主管主办:贞丰县融媒体中心|联系电话:0859-6616762|贞丰在线
( 黔ICP备13004079-2号 )
GMT+8, 2020-11-9 09:20 , Processed in 1.106895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