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丰县龙兴街道紧紧围绕“五个体系”建设,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资金,打造就业创业孵化基地,引进企业入驻,搭建就业平台,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。 在龙兴街道心安处社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里,聚集了雨晴伞、皮带、服装制造等多家企业,贞丰县新辉伞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。企业自入驻孵化基地以来,共吸纳搬迁群众100余人就业,群众既可以到车间务工,也可领取材料回家生产,让他们真正实现照顾家庭和就业增收两不误。 “我家住在心安处社区,这边就是方便我们上班,下班离家也比较近,多劳多得,算下来一个月也是差不多3000至4000块钱。”龙兴街道心安处社区新市民黄梅说。 “我们新辉伞业是一家出口内销的一体化产业,我们的总部销售在广东深圳,贵州这边主要是代加工的形式,目前就业的人员有100多人。”贞丰县新辉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东红说。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公司的业务加速拓展,用工需求量增加,为当地和周边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。 “现在产量在增加,还需要增加50至60人,我们厂里面计算的基本工资,以计件的形式多劳多得,工资在3000至4000元左右。”张东红说。 在孵化基地内贞丰县垣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工人们在各自流水线上忙碌作业。今年59岁的朱国先到企业务工,不仅掌握一技之长,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。 “我今年有59岁了,来这里上班离我家近,两分钟就到了,我来这上班不复杂,容易、好做,我来这里上班平均一个月3000多。”龙兴街道心安处社区新市民朱国先说。 企业在招聘时结合社区实际,专门针对特殊劳动力进行招聘录用,解决老人和妇女就业问题,进一步扩大就业覆盖面。 “我们主要生产的产品是雨伞中棒,是轻工业产品,生产技术含量很低,我们招工对象主要是针对心安处社区妇女、老人,我们厂里面大概有30个人务工。”贞丰县垣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天星说。 “龙兴街道心安处社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6月份投入使用,通过引进企业,为社区留守妇女、弱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,让他们在家门口上班,家门口就有钱赚。”龙兴街道心安处社区常务干部周霞说。 龙兴街道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,积极争取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对口帮扶资金760万元,按照“群众赢、集体赢、企业赢、产业赢”的发展思路,在心安处社区建设占地3亩、厂房使用面积3600平方米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。目前,共有4家企业入驻,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,带动群众就业400余人,实现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,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,助力乡村振兴。 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围绕易地搬迁后续服务‘五个体系’建设,帮助企业扩大产能,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,力争创造400个就业岗位,带动就业800余人,让新市民‘搬得出、稳得住、有就业、能致富’。”龙兴街道党工委委员、办事处副主任王立法说。 记者 陈姣姣 实习记者 潘云娟 报道 责编:袁 敏 赵正会 编审:吴 安 李 勇 终审:臧绍敏 |
关于我们|新闻投稿:zfdstxwb@163.com|主管主办:贞丰县融媒体中心|联系电话:0859-6616762|贞丰在线
GMT+8, 2022-7-31 15:53 , Processed in 1.140363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